中国民航报:方寸之间的民航记忆2021-12-13

  重要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风物古迹……邮票小小方寸地,亦是通向广阔天地的窗口,看到的是一个国家的政经文化与自然风貌,折射出的是历史岁月的变迁发展与异彩纷呈。

  在这些丰富广博的“国家名片”中,我们同样捕捉到了属于中国民航的独特印记。方寸天地间,一个个行业的高光时刻就这样跨越时空之河,在岁月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串联起中国民航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见证一个机场的诞生与成长

  最近,不少民航人都在朋友圈中转发了央视财经频道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91集。在微纪录片中,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长益深情讲述了一枚小小邮票见证的世界级枢纽机场的发展历程,不少人也通过微纪录片“认识”了这枚邮票。

  这是一套1959年发行的特种邮票,图案是1958年刚刚投入使用的首都机场0号航站楼。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民用机场,彼时的首都机场仅拥有一条长2500米的跑道。但就是这样一座候机楼和一条飞机跑道,架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交往的空中桥梁。

  邮票既是一种邮资凭证,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收藏品。那么,邮票中的民航是什么样子的?那一枚枚小小的民航题材邮票,又在向人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民航题材的邮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纯民航元素为主题的邮票,比如以机场、飞机等为主图的邮票;一类是在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邮票中出现民航元素,常见的如飞机、机场、塔台、无人机等”。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研究馆员苏冰告诉记者,关于首都机场的邮票,除1959年发行的两枚《首都机场》特种邮票外,还有1980年发行的两枚《首都国际机场》特种邮票、2008年发行的一枚《机场建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邮票以及2019年发行的一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纪念》邮票。

  记者通过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邮票看到,在关于首都机场的邮票中,从首都机场0号航站楼、1号航站楼到3号航站楼,“中国第一国门”日新月异:从旅客寥寥到人来人往,从一座小型候机楼到现代大型航站楼,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一年年旅客吞吐量不断跃升,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从1958年的不足20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超过1亿人次。而随着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通航,首都北京正式进入航空“双枢纽时代”,“国家发展的新动力源”正不断积蓄原动力。

  定格在方寸之间的首都机场由小变大,发展成为世界级枢纽机场的历程,正是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不断飞跃的缩影。2019年,我国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3.52亿人次。其中,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上海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前3。放眼全球,在2019年旅客吞吐量世界排名前50的机场中,中国有11个。

  如今,我国已经全面构建形成了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机场网络体系,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十大国际航空枢纽,29个区域枢纽和众多非枢纽运输机场组成的机场网络体系成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民航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预计到2035年,我国运输机场将达到400个左右,地面100平方公里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单位。

  一个个机场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人民出行需要。以机场为圆心,民航业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以机场为大门,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正用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在时代变革中倾听民航声音

  如今的中国民航,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代方位中。尽管全球政治经济不断发生重大变化,但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民航始终保持着与国家战略的脉动同频共振。

  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从《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到《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从《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到《两岸“三通”十周年》纪念邮票,民航的身影越来越不可或缺。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5581条,国内航线4686条,其中港澳台航线94条、国际航线895条;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位、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

  交通互联互通,要素便捷流动,助力摆脱贫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一枚枚邮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中国民航紧紧跟随中国发展的方向与节奏,在各个“战场”上发出了“强国有我”最强音。

  2019年,全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6.6亿人次,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达32.8%,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享受到航空服务。关键时刻,中国民航从不缺席。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脱贫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12年的约2800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7800万人次,增幅超过170%,航空服务覆盖了82.6%的脱贫地区人口,能够确保脱贫地区机场每天至少有一个航班连通区域枢纽机场,最多中转一次便可连通国际枢纽机场。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民航题材的邮票总数并不多。但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民航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邮票图案中。”苏冰告诉记者。

  的确,民航业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更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加快了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前进脚步。

  苏冰介绍,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展出和收藏的各类邮票中,新中国发行的有关民航题材的邮票具有三大显著特色:一是民航题材邮票内容具有时代性。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从运七到C919,都是我国民航发展过程中各时期具有重大意义、重要影响或标志性的民航元素。二是民航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大题材邮票中。在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百年等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邮票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选题的邮票中,都有飞机或机场的身影。三是民航题材邮票大多设计印制精美。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组《航空邮票》高质量的纸张和油墨,到2021年《中国飞机(三)》采用三维压凸、亮银油墨、异形防伪网点、无色荧光、缩微文字等印制防伪工艺,民航题材邮票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

  “国家名片”彰显大国重器

  国产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激励下,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几番沉浮,终有所得,苍穹之下,国产飞机熠熠生辉。

  作为大国重器,C919优雅、矫健的身姿多次出现在邮票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中,C919、“复兴号”高铁、风力发电、太阳能、火箭等元素共同展现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中,C919大型客机翱翔蓝天,与高铁、通信和互联网、智能装备制造等元素一起突出表达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题;在《新时代的浦东》特种邮票中,张江科学城内圆形环状的上海光源建筑上方C919大型客机迎空而上。

  2015年,国产ARJ21新支线飞机也曾“飞”上邮票。《中国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交付运营》纪念邮票是中国首次发行的国产喷气式飞机邮票,在该邮票蜿蜒起伏的长城与连绵的山脉组成的背景中,ARJ21飞机翱翔天际。

  在苏冰看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C919、AG600等大国重器更多地出现在“国家名片”——邮票的画面中,正是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有力证明。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国产行李处理系统、国产生物航油适航、导航数据库以及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地空宽带通信等多项技术都印证着民航科技的大步向前……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不仅提升了民航的安全裕度,更提升了民航出行服务的温度。中国民航的科技创新在蓝天上写下了自立自强、民族复兴的注脚。

  烙印在一枚枚小小邮票中的中国民航,背后有无数个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间,有“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有中国民航“最是风雨显担当”的豪情与勇气。70多年来,中国民航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飞出了新格局,飞出了新高度,飞出了新航迹,辉煌奋斗历程在方寸间定格为永恒的印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民航的航程仍在精彩延展。(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丽杰)

  (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1年11月24日5版;来源:中国民航报;资料提供: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